Skip to main content

马来西亚股市 - 2025年1月11日

马来西亚,是一个幸运的国家。

全世界的殖民地里,英国的殖民地 通常独立后的发展会比较好。马来西亚也延续离开英国相对完善的制度。

说到天灾,马来西亚没有地震 火山的威胁,季候风虽然会带来水灾,但是对比菲律宾的台风,属于轻微了。

说到天然资源,马来西亚独立前后,有丰富的锡蕴藏量。马来西亚的石油在东南亚更是得天独厚。

说到人才,马来西亚独立的时候,华人人口接近40%。 刻苦耐劳和善于经商是华人传统。

马来西亚独立时,政治环境也稳定。

反观其他国家,印尼,泰国,菲律宾,寮国,柬埔寨,缅甸政治动荡 。韩国,大陆,台湾,越南都有战祸。和大马一样相对太平的,这附近也就汶莱和新加坡。

马来西亚,一开局,就是一手好牌。这一手好牌,虽然没有打烂,可是也没有打好。做的好,马来西亚其实有希望像新加坡那样,可惜并没有。曾经在身后的国家,韩国,台湾,大陆,一个接一个的超越了马来西亚。泰国,越南 其实和马来西亚差距不断在缩小。马来西亚的问题,政治是表象,根本还是人民的认知。

我没有兴趣多聊马来西亚的政治。

基本上,马来西亚陷入了一个困境。政府必须为庞大的公务员体系,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。在入不敷出的当儿,政府也必须继续维持人民的津贴。马来西亚政府很难做出突破,赤字预算案将继续。政府的财政赤字,对马币会是下行压力。长期马币的趋势(对比新币,美金)将是下行的。马来西亚股市,也不会有太好的回酬。

 我的大马股市策略和香港差不多。此股如下:



 

 

 

 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“第二个” 伯克希尔·哈撒韦

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, 由 1965年 到 2023年,股价复合成长率 CAGR 大概是 20%。很多新手投资者,会觉得20% 不难办到。在新手投资圈里面,尤其明显。认为 20% 不难的原因,其实是新手投资圈的幸存者偏差。新手投资者,前面假如不赚,很快就放棄投資了。繼續投資幾年的,每年賺15%-30% 不奇怪,自然認為 20% 有什麼難的。我開始投資的時候也是這樣,尤其是剛好我是 1997 年後開始投資,klse剛從谷底走上來,我又捉到了 CIMB,SHELL,LIONDIV(後來的 PARKSON)等。我當時也不覺得20% 有難度。其實,CAGR 20% 假如容易,巴菲特就會有很多個,而且比如 巴菲特,Ray Dalio, 都不認為 20% 簡單。 CAGR 難的方面在於重複性。遇到牛市,3-5年 都有 20% CAGR,沒有太難。假如熊市呢?假如不夠 分散,一個失誤或者一個黑天鵝,就會讓過去的累積歸零。項羽縱橫沙場,破釜沈舟,好不威風。可是一個垓下之战,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。项羽自然厉害,所以每一战 都是 all in,可是 all in 输一次,就完了。投资不能学项羽,不然肯定会是悲剧。 既然又不能 all in,如何做到 cagr 20% ? 投资 Berkshire 是一个选择,不过巴菲特 九十多岁了。另外一个选择,就是 美国股市。但是,为了分散风险,不选择个别股票,而选择 美股的 S&P 500。 S&P ETF 有数个选择。比如 : VOO, SPDR 只是由不同公司发行的。S&P 由 1957 到现在CAGR大概 9% S&P500 过去的表现 ETF 是 exchange traded fund,基本上ETF 会根据 S&P里面公司的比重来分配资金。 什么是ETF S&P的 9% 和 巴菲特的 20% 相差非常远。我们假如要加大回酬,可以选择已经有杠杆的ETF,比如 UPRO。  UPRO S&P 500 三倍槓桿 我们如果比时间定格在长期,比如 10-15年,投资 S&P 500 ETF 或者加了杠杆的S&P 500 ETF, 其实相当安全。 首先,美国是世界的 第一大经济体系。 其次,目前为止,全世界的国家都染上了借债的陋习。然而美国发债是以发美国自己的货币,可以随...

美股ETF交易 - 2025 1月 3 日

市场参与度,或者市场宽度,是衡量指数成分股,多少%超越 20SMA 或者 50SMA 的指标,适合捞底用。 S&P500 市场参与度 S&P市场参与度低,估计离底部不远   SOXL SOXL是半导体指数。除了AI相关的个股,很多都低迷了一阵子。股价和MACD已经出现背离。 2025的的第一个星期,选择少量加码美股。      

始篇

我的职业,是工程师。本着从小,就对利息,钱财和数字有着浓厚的兴趣,我工作了一年半,就开始把自己的储蓄投入股市。 大马股市,我由1997开始投资,累积了一些经验。人年纪大了,回首过去的投资路,突然有些模糊。开创这个部落格的本意, 一则是把自己未来走的投资路做一个记录,免得重复犯错, 二则是把自己的功课简化放上网,不必去BACKUP,也可以让大家参考, 最后则是希望如果有投资路上的朋友可以给意见,集思广益。当然最后一个目标不容易达到,毕竟现在网站那么多,自己不会太勤劳UPDATE,要吸引大家的注意挑战也不小。  我的投资方法,专注 FA。至于 TA,我不会完全无视,但是不是我的主要决策因素。